煤炭的真实成本应该是多少_mile米乐m6下载链接-官网首页网页入口

mile米乐m6下载链接

NEWS

mile米乐m6下载链接:煤炭的真实成本应该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4-02-15    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 作者:米乐m6网页入口

  ●中国是全世界煤炭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七成之多,高于世界中等水准40个百分点。●对煤炭资源的大肆开发利用,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代价。●中国煤炭业去年造成的外部损

  ●中国是全世界煤炭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七成之多,高于世界中等水准40个百分点。

  ●中国煤炭业去年造成的外部损失高达1.7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1%。

  我国每使用1吨煤,就会带来150元的环境损失;中国煤炭业2007年造成的环境、社会等外部损失超过1.7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1%;我国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5%、二氧化氮排放量的85%、一氧化氮排放量的60%和悬浮颗粒物的70%都来自于燃煤;每生产1吨煤就会污染2.5吨水,我国煤矿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污水占全国总废污水量的25%;我国每年遭汞等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全国煤矿累计采空塌陷面积超过70万公顷,损失达到500亿元;我国目前的煤炭价格仅是其全部真实成本的四成。

  那么,煤炭的真实成本到底应该是多少?我们为此又付出了多少代价?日前,由绿色和平、能源基金会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发布的《煤炭的真实成本》报告,给出了我们精确的答案。

  毋庸置疑,煤炭作为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能源基础,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报告说明,中国是全世界煤炭开采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费的70%之多,高于世界中等水准40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高度依赖于对煤炭资源的消耗。2007年我国煤炭生产量为25.2亿吨,比上年增长8.2%。2006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为3587亿元,占当年GDP的1.7%。加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5%。

  然而,毫不夸张地说,对煤炭资源的大肆开发利用,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代价。这绝非危言耸听,不妨让我们来看看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

  据了解,煤炭的环境外部成本是煤炭开采、加工、储存、运输、消费过程中,对环境能够造成的各种损害的成本,这中间还包括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破坏等各类环境问题的成本。而这些,恰恰没有反映在现有的价格体系中。先看看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在煤矿开采中释放的矿井瓦斯是导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主要气体之一,其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2005年,全国煤矿的瓦斯排放量达153.3亿立方米,相当于排放2.2亿吨二氧化碳。煤矸石是煤伴生废石,其自燃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我国目前国有煤矿共有矸石山1500余座,其中长期自燃矸石山389座,严重污染了矿区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

  煤炭贮存、运送过程中也会产生空气污染。目前我国约有贮煤场6000多个,这其中多为露天煤场,全国每年因贮煤而产生煤尘达1000万吨左右。运输中产生的煤尘,既损失大量的煤炭,又污染沿线%的扬尘损失计算,由于铁路、公路运输煤炭向大气中排放的煤尘至少1100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亿元以上。

  除了对空气的污染,煤炭对水资源的污染和损耗也是不可低估的。煤炭的开采使地下水位大幅度降低,地面水系枯竭。据调查,全国96个国有重点矿区中,缺水矿区占71%,其中严重缺水的占40%。在煤炭工艺流程中因选煤全国每年排出选煤废水4000万吨,每年排出矿井水22亿立方米。

  煤炭在开采、加工和消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造成对土壤的污染。煤矸石每年的排放量相当于当年煤炭产量的10%左右。2006年,我国有煤矸石山1600多座,煤矸石累积堆存约42亿吨,占地达26万亩,且每年产生煤矸石7000万吨,新增占地面积3000多亩。此外,煤炭开采引起地表沉陷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截至2006年12月3日,全国煤矿累计采空塌陷面积超过70万公顷。

  从空气污染到水体污染,从土壤污染到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所有这些,就是我们所谓“黑金”的真实代价。

  我国煤炭资源大多分布在在西部和北部,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而煤炭需求旺盛的地区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发达地区,资源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长期存在“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报告说明,煤炭的运输成本特别是铁路运输成本在整个煤炭价格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煤炭从山西大同经秦皇岛港运至上海、广州,在大同地区铁路装车以后,剩余环节的运输费用、税金、利润等非煤费用的总和,已经占到了终端用户煤炭价格的55%至60%。其中,2006年我国铁路煤炭运输量为13.82亿吨,占当年全国煤炭产量的58%。报告分析认为,在我国,铁路处于垄断地位,且属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相应的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没有建立,也没形成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这种畸形的市场推动成本刚性上扬,加剧了成本虚高、经济效益低下等垄断行业都会存在的问题。另外,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够,不能够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运输供不应求的形势又进一步造成运输价格上升。但是运价是由铁道部统一制定的,不能随市场波动,结果形成了大量寻租成本,使运价大大地超过了成本,成为终端煤价不合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报告同时认为,道路运输同样存在外部成本,主要是指环境外部成本,如噪音、废气和煤尘的遗撒等。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02年《运输系统的外部成本》给出的数据,再根据煤炭运输分别占各种运输形式的比重,计算得出:总的运输外部成本(噪音、废气等)每吨约为34.05元,预防成本为17.02元,相当于2002年价格水平的6.12%,依据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价格被低估约2.04%。煤炭运输的其他外部成本主要是公路煤炭运输中的超载和超限引发的外部成本,包括对公路的破坏及其所引发的交通事故。

  报告分析指出,由于我国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现有制度存在的缺陷,导致煤炭出现管制成本及价格扭曲。这包括要素价格不完全由市场决定,产权无法正确界定和有效行使,立法有待完善等。其中,煤电联动机制和电价管制对煤炭价格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何将煤炭的各项“外部成本”进行量化,进而还原煤炭的真实成本?报告提出,将煤炭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其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征能源税和环境税。而政府管制和价格扭曲的成本内部化,则需要深化煤炭市场化改革和加强监管责任。

  煤炭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完全竞争性煤炭市场,使煤炭价格能真实反映其社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目前的煤炭价格制度尚不完善,其中政府过度管制所导致的价格扭曲是根本原因之一。要改善这样的情况,报告提出了四项措施: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公平的煤炭开采准入机制;完善土地要素的市场行情报价形成机制;改善煤炭的铁路运输状况。为促进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鼓励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报告认为,需要深化煤炭资源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相应调整煤炭资源税费政策,逐步使煤炭企业合理负担煤炭资源成本,煤炭产品价格真实反映价值。

  针对环境外部成本,报告提出了开征能源税和环境税的政策建议。能源税是基于物质的能源量(热值)进行征收。最大的目的是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刺激减少能源消费并增加节能、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同时,征收能源税客观上会起到减少温室气体及别的环境污染的作用。环境税主要是针对使用煤炭造成的环境外部成本的措施。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标注明确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全部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自,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