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人民政府_mile米乐m6下载链接-官网首页网页入口

mile米乐m6下载链接

NEWS

mile米乐m6下载链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2-08-17    来源:米乐M6官网首页 作者:米乐m6网页入口

  “十一五”期间,是连云港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连云港市全面融入“两个率先”大局,实现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

  《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连云港市委关于制定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期间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充分体现了中央、省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针,是各级政府、各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连云港市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的发展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完成了“十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迈上新的台阶,为“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经济结构逐步优化。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5.9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1.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3元。财政总收入56.2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4.5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5:44.2:35.3,城市化水平达到38.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8.1%。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外商直接投资达到8.93亿美元。

  海滨城市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在新海城区各项设施加快完善的同时,战略重心实现历史性东移,突破东部、拥抱大海的城市发展策略付诸实施,东部滨海城区规划建设工作迅速展开,“四城同创”取得初步成效。

  港口建设实现了新跃升。港口货物吞吐量五年跨越4个千万吨级台阶,2005年吞吐量突破6000万吨,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箱,尤其是“一体两翼”的组合港布局规划有效地整合了全市岸线资源,港口建设与城市发展互动并进的格局开始形成。

  体制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各项改革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民营经济发展等取得明显成效,体制机制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积极推进法治连云港、平安连云港、诚信连云港建设,市场环境日趋完善。2005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0.3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9.32亿美元,对外经济合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实施了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50亿元。石梁河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小塔山水库枢纽、大浦抽水站投入使用。港口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连徐、汾灌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全面推进,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投料运行,新海电厂六期扩建两台33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实施了一批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工程。

  社会发展日益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0.7%左右;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文化连云港建设步伐加快;公共卫生预防体系逐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成功举办多次国际沙滩排球赛事、第十届全国运动会连云港赛区比赛,群众体育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06元、3869元;新增城镇就业2.7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8.1%、79.2%、98.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达到91.3%,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农村“七件实事”有效实施,农村住房、饮用水、道路、医疗等条件进一步改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较好水平,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十五”期间,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情的发展路子,坚定不移地向富民强市目标迈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综合实力不够强,工业主体地位不够明显,城市化水平不够高,县域经济比较薄弱,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港口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够强,农民持续增收任务艰巨。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作出部署,在发展和改革中逐步加以解决。

  宏观上看,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国际间、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江苏省“两个率先”快速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和沿海经济带建设,将我市摆在了全省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位置,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我市正由工业化初期向快速扩量增效的工业化中期迈进,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正促使我市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目前我市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8.1%,城市框架将逐步拉开,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正处在城市化加速攀升期,城市支撑能力的增强为汇聚各类发展要素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城镇空间的扩大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伴随着投资软硬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市沿海开放城市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发展前景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已经具备了承接大规模、高层次资本和产业转移的主客观条件,吸纳大量要素进入的开放型经济扩张期已经来临;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未来五年我市海洋经济将由初期的以海水养殖为主,加速向开发滩涂、建设海港、构筑园区,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物流演进,我市正进入海洋经济的提升期。根据不同视角分析,我市正处在实现经济起飞的关键节点上,将进入一个持续高速增长阶段。

  “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扩大开放,强力推进改革,继续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以市带农”的发展方针,以港口为依托,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深入推进沿海经济带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以东部城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坚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不动摇。突出以跨越发展为主题,力争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快于周边地区平均水平,不断缩小发展差距,在区域竞争中赶超,在沿海洼地上崛起。

  坚持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不动摇。经济的高速增长,要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要立足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坚持统筹发展、全面发展不动摇。更好地把握扩大经济总量与转变增长方式的关系、滨海地区建设与全市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经济既快又好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协调发展、和谐发展不动摇。按照关注民生、促进公平、维护稳定、重在建设的要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保持经济总量扩张和经济结构优化同步提升,城市外在面貌变化和市民内在素质提高同步提升,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同步提升,富民和强市同步提升,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改善同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优化同步提升,进一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全面融入“两个率先”大局。

  ——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0元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53:36;

  ——到2010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4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

  ——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全面达到小康标准;居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力争达到小康水平。

  围绕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设优质高产、高效外向、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到“十一五”末,农业现代化基本框架初具雏形。

  提高农业资源转化率,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打造中西部粮食、东部沿海水产、中南部棉花、南部林木、西北部生猪、城郊观光农业等六大优势区域农业板块。围绕做精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优林果业、做强水产业,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壮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发展水产、园艺和畜牧等高效产业,着力培育壮大优质稻米、特种水产、高品质棉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创汇花生、特种畜禽、鲜切花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特色蔬菜、工厂化养殖等设施农业。扩大海珍品养殖规模,突破高效生态型水产养殖。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培育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具有沿海特色的外向型农业。推进城郊结合部的都市观光农业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到2010年,农副产品优质化率达到85%以上,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

  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加快形成新兴农业产业密集带、外向型农业生产区、以区域性农贸市场为链接的现代物流网、沿主要交通通道和主要河道的绿色生态走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积极实施“沃土工程”,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加快县乡河道疏浚、灌区节水灌溉和丘陵山区水源工程等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力度。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增强农田灌溉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丘陵山区和其他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以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建立健全农机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作业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到“十一五”末,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

  建设区域性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到2010年,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40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年均增长20%。积极引导、扶持和发展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专业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民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以农民及其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到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40个,参加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达到30%以上,5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大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施农业科技开发、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和现代农业示范四大工程。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科技和加快农业科技攻关为重点,加速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农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打造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品牌,做大做优重点品牌,到“十一五”末,全市注册农产品品牌达到200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品牌达到50个。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突出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优质稻麦高产示范区、棉花产业化示范园区、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园艺作物示范园区、创汇牧业园区等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人畜共患疾病的控防能力。

  坚持工业第一方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提升优势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质量保障工程,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以沿海港口开发带动产业园区发展,重点建设沿海和沿东陇海线各类产业园区,构筑T型产业布局框架,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性制造业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

  依托我市在资源、区位等方面的条件,抓住全球及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沿海港口群优势,大力发展关联度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临港产业,加快建设柘汪临海工业区和燕尾港工业区,“十一五”期间,争取大型临港工业取得突破。积极争取建设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重点建设100万吨乙烯及配套1000万吨炼油项目;建设年产600万吨重油裂解项目。适时发展修造船业,建设20万吨级和6万吨级干船坞各一座。逐步将沿海地区建成现代造纸、石化、冶金、能源、造船、机械产业基地和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到2010年,沿海各产业园区工业销售收入总量突破1000亿元。

  围绕产业联动,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一定优势的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形成医药、化工、机械、食品、新材料、纺织、能源等七大产业集群。

  (一)医药产业。以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为核心,提高产业集中度,构建以药品制造为重点,以新品研发为支撑,以化学合成药、现代中成药、生物及海洋医药、新型医疗器械和医药包装材料等为特色的医药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壮大医药骨干企业和重点名优产品,促进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抗肿瘤药、抗肝炎药、麻醉镇痛药、海洋药物以及医药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生产基地。

  (二)化工产业。加强资源整合,调整优化布局,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巩固发展基础化工,提升改造农用化工,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和海洋化工,重点发展纯碱、氯碱、精细磷酸盐、化工中间体、新型农药等产品,2010年纯碱生产规模达到150万吨。逐步建成基础化工原料、精细化工、海洋化工生产基地。

  (三)机械产业。以现有的优势产业为基础,开发生产人造毛皮后整理成套设备和机电一体化织造设备、印染及后整理工艺技术装备、经编机、长纤拉断机,建成重要的纺织机械生产基地。建设中海集装箱二期工程,集装箱生产能力达到30万标箱,年产半挂车3万辆。拓展机械工业发展空间,以工程机械、风力发电机械、农用机械、汽车配件等为重点,培育和扶植一批大企业集团,强化产业配套和行业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四)新材料产业。加快建设复合材料工业园,不断扩大规模,形成国内最大的新型复合材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高技术建筑材料,注重发展抗磨材料、稀土材料、特种纤维材料等,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应用水平。以硅资源加工高新化、产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封装材料、球型硅微粉、太阳能电池级多晶硅、单晶硅等产品,逐步形成硅(信息)材料产业集群,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石英材料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五)食品产业。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农副产品资源为基础,加快传统食品加工业向现代食品制造业的转变,积极发展酿造、奶制品、果蔬深加工、粮油加工、海产品加工和肉类加工等产业,努力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优产品,培育一批原料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不断创新企业与基地的联结方式,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与食品工业共同发展。

  (六)纺织产业。以化纤、棉纺、服装等为重点,加快发展氨纶、涤纶差别化、多功能改性聚酯纤维,开拓纤维应用新领域,努力开发多岛型差别化超细纤维新品种,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开发高性能、多功能新一代纺织面料,开发生产生态、环保服装、各种功能性服装,逐步建成面向国内外的纺织服装加工制造基地。加快推进杜钟氨纶公司六期扩建工程,建设年产10万吨腈纶项目。到2010年,形成重要的新型纺织辅料生产基地。

  (七)太阳能产业。充分发挥在太阳能应用、研发方面的优势,迅速扩大现有太阳能供热产业规模,着力提升产业等级,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形成太阳能利用产业基地。

  (一)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培育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学研联合体,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的运营机制,培育建设一批区域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强技术引进与开发,努力形成新的技术优势;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为核心,加快光电微电子器件、绿色环保光源等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壮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

  (二)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织、机械、食品等传统产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和扩散。同时,促进生物医药、新材料、太阳能利用、海洋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带动全市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发挥现有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集聚,建立区域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作用,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分工协作,尽快形成全市现代制造业的聚集地。着力加强国家级新医药产业基地建设并带动印刷包装业发展,积极发展机械装备、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电子、电气器材等产业。争取到2010年,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

  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以出口和替代进口为导向,重点发展外向度高和关联度大的机电组装产业,积极引进对全市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工业项目。

  加快高教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着重培育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增长潜力的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硅(信息)材料、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教科技园区为依托,建设科技创业中心,搭建适合科技企业技术研发、产业化、融资和市场开发的服务平台。依托七一六所和高校的力量,建设软件产业园区,发展软件业、系统集成、网络工程和信息服务业,大力发展有增长潜力的嵌入式软件。推动企业做好软件认证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软件国际认证,提高软件市场竞争能力。

  市区重点建设宁海、海州和洪门工业园,主要发展机械、纺织服装、电子等轻型工业。东海县重点建设东海经济开发区、浦南工业园区和白塔埠空港产业园区,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做好硅材料和外向型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产业链,发展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赣榆县重点建设柘汪、海头临港工业园区,积极发展石化、机械制造等临港工业;县城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海洋医药、水产品加工等产业。灌云县重点做好燕尾港临海工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主要发展电力、造纸、机械等产业;县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棉纺、农用机械等产业,以同创电脑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提升IT产业水平。灌南县重点建设连云港化学工业园,延伸专用化工、生物化工等精细化工的产业链;县城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机械、服装、板材加工等特色产业。

  到“十一五”末,市级以上工业园区的工业销售收入、利税和增加值分别在2005年基础上翻两番以上。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和质量保障工程,构建名牌建设、标准接轨、质量文化、技术检测四大体系,完善鼓励名牌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护名牌产品,引导企业争创国家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十一五”期间,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培育10个中国名牌产品,10个国家免检产品,50个省名牌产品。对东海水晶实行地理标志保护。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产品档次。到2010年,采用国际标准100项以上,全市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

  着力构建为临港工业和先进制造业服务的供应支撑平台、为开放型经济服务的国际国内商务平台、为城乡一体化服务的城乡对接平台、为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海滨商务区、新海中心商贸区、现代物流区、生态旅游区等四大功能区,服务业增加值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例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0%。

  依托港口和陆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体系,建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城市和地区性物流枢纽城市。到2010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物流成本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现有基础上显著下降。

  (一)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加快港口建设,迅速提升吞吐能力;建设现代化物流网络,注重引进国际、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经验,建设园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铁矿石、氧化铝、化肥、煤炭、焦炭、粮食、胶合板等主要货种的货运交易中心,建成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结合主港区功能布局调整及南侧港区疏港通道建设,建设超大型港口物流集聚中心。重点建设港口国际物流园区,到2010年,把港口物流园区建设成为苏北、鲁南及辐射陇海沿线最有影响力的集中转、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

  (二)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以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道和城市道路网为支撑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加快货运站场建设,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形成完善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

  (三)加快物流园区(中心)建设。重点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兴隆物流中心、苏北鲁南智能化药品连锁配送中心、苏北烟草仓储物流中心、新海粮食物流仓储中心、冷藏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园区(中心),建设空港物流园区和各县区物流中心;以大陆桥沿线地区以及连云港周边地区和临港产业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国际商务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积极培育第四方物流;加强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培育壮大和引进一批具有先进物流经营理念、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形成以东陇海铁路线为主轴,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产业带。促进邮政业向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建设苏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

  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现代流通为主的开放、高效、畅通、统一的商品流通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建成面向日韩、面向中西部、面向周边地区的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

  (一)提升改造传统商贸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规划建设市级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专业特色街等四级商业中心;积极引进内外资知名批发、零售和贸易企业以及国际著名品牌工厂、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开设直销连锁网点或大型购物中心;引导和鼓励本地商贸企业做大做强。重点实施国际商城改造项目,建设海棠路和赣榆海头水产品批发市场、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东海水晶市场、灌云棉花市场、灌南木材市场、中药材市场等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的大型特色专业市场。到2010年,培育1—3家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连锁集团,各种连锁店达到2000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二)加速发展会展服务业。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档次、完善功能,重点提升国际展览中心的功能;通过举办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会展活动,塑造连云港会展业的知名品牌;充分发挥会展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带动旅游、广告、设计、餐饮等相关服务业发展。到2010年,形成设施现代化、市场规范化、服务专业化,辐射苏北、鲁南及大陆桥沿线地区,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区域性会展城市。

  以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为目标,以神奇浪漫之都为城市旅游总体形象,深度发掘、全面整合独特的山海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从传统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拓宽旅游服务领域,把连云港打造成为中国沿海中部著名的休闲旅游之都,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到2010年,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一)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加大人文景观开发和保护,实施精品战略,围绕“花果山、孔望山、连岛、渔湾、温泉、抗日山”等重点景区,倾力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彰显山海水特色。加快实施江苏省海上旅游中心、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改扩建工程,围绕海滨城市建设,把东部城区建成集观光、度假、休闲、商务、会展、旅游于一体的知名海滨旅游区。

  (二)加强区域间旅游产业要素整合。强化与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及陆桥沿线地区的互动合作,开发一批跨区域的精品线路,实现旅游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媒体的合作,加强主要景点的资源整合,搞好我市旅游整体形象的策划、包装、宣传和推销,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特别是积极面向日韩俄、港澳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宣传重点旅游项目。

  (三)努力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四星级以上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争取到2010年发展到100家旅游星级饭店,其中四星级6家、五星级2家;加快高端健身娱乐休闲设施建设和旅游商品开发,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改善旅游交通工具,满足各种消费层次游客的需求;壮大旅行社队伍,提高旅行社资质,争取到2010年有6家国际旅行社,其中2家为具有出境资质的国际旅行社;建立宾馆、餐饮、导游等服务行业人员的上岗资格认证和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建立覆盖全市的包含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旅游景点等信息的网络平台,逐步形成现代旅游服务体系。

  (四)加快旅游体制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永续利用的原则,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权及经营权有偿出让等方式,打破区域和部门界限,实施景区景点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组建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多元投资发展旅游业。

  (一)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立为社会各方面提供决策、咨询、娱乐、交流等信息支持的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开拓新的增值信息服务业务。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强化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认证体系、网上支付体系、物流配送信息体系、社会信用体系和服务应用系统,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以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及其他网络资源为基础,加快宽带接入网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合理布局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推进三网融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和政务公开及网上审批平台。“十一五”期间,宽带互联网用户达30万户,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0%以上。

  (二)健康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体系,建立以商品房为主体,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为重要组成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切实改善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积极发展健康住宅和绿色环保住宅,加快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提高物业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至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三)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加强中介组织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行业服务水平,为政府、企业和家庭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中介服务。整合完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行业自律管理制度。到2010年,初步形成种类齐全、分布广泛、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介服务品牌。

  (四)努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建立密布、快捷、方便的社区服务中心,构建配置合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养老、护理、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继续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业。到2010年,社区服务业增加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上。

  强化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整合,逐步形成海、陆、空、河等各类交通设施统筹协调的交通网络,形成有机统一的广域交通体系。大力推进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将连云港港建成集装箱优先发展的亿吨大港、青岛和上海之间最重要的干线大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合大港的发展目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

  (一)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庙岭集装箱作业区、旗台散货作业区,建设15万吨级深水航道并逐步扩建至30万吨级;续建墟沟作业区5万吨级航道,扩建旗台作业区防波堤,实施西大堤集装箱作业区一期工程。建设庙岭三期突堤集装箱泊位工程、25万吨级铁矿石接卸工程、30万吨级原油接卸工程、液化天然气(LNG)接卸工程、10万吨级氧化铝专业化泊位工程、10万吨级散化肥专业化泊位工程、液体散货泊位工程、焦炭专业化泊位工程、客运码头工程等。进一步拓展港口陆域,加快形成功能较为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体系。启动两翼港区建设,推进实施两翼港区的集疏运和码头建设,启动埒子口和海头港区建设。到“十一五”末,港口通过能力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8000万吨左右,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300万标箱以上,显著提升连云港港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的地位。

  (二)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构筑“一体两翼”的组合港口群。统筹考虑全市岸线资源,科学规划两翼港口功能布局,发展组合港,建设港口群。在做大做强主港区,优先发展集装箱的同时,调整主体港区功能,将现有港区的煤炭、铁矿砂等散杂货逐步转移至旗台港区和两翼港区,为港口、产业和城市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三)完善港口集疏运系统。改造港区铁路运输系统,延伸铁路、公路至东港区。建设南侧港区疏港快速通道,建设东港区疏港隧道,启动北侧港区疏港快速通道工程。

  (四)拓展港口与口岸功能。重点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建立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公用信息平台,实现全口岸、全方位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提高大通关效率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客运功能,加密至韩国海上客运航班,积极争取开通至日本及国内重要城市的海上客运航线;建立港口电子商务平台,设立药品等进出口口岸,进一步拓展港口服务地方发展的功能。

  围绕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和物流业发展,加快航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在增强客运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功能,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货运功能。重点增辟通达国内外的空中航线,增加航班数量,提高、完善航站服务功能。按照提高上海、加密北京、巩固广州、发展深圳、连接南京、拓展东北、开辟国际的要求,抓好空港建设,尽快开通到深圳的航班、拓展到沈阳的航班,积极争取开通到日本、韩国的国际航班和到香港等地区的包机。同时,着力扩大货运功能,争取开放航空口岸,在“十一五”期间,将目前的支线机场建成干线万人次。充分利用充裕的空域资源和海陆空河联运的优势,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货运中心的目标,做好国际航空港建设前期工作。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一)铁路。重点推进沿海铁路大通道建设,建设连云港至盐城、连云港至日照等铁路,加快推进连云港至淮安铁路建设;实施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铁路中云客(货)运站。“十一五”期间,东陇海铁路疏运能力达到

  万吨以上。(二)公路。按照总量增加、结构合理、质量提高的要求,大力发展一级公路,提高县乡村公路等级,建成依托高速公路的骨架公路网,形成较为完善的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加快构筑对外高速通道,提升区域内国、省道公路等级,重点建设连云港至临沂高速公路、连盐高速公路、连云港机场专用公路、

  国道连云港段、310国道拓宽改线省道青口至杨集段、236省道、产业大道(226省道延伸)、新东方大道接327国道工程、324省道灌云至燕尾港段拓宽改建、沭堆公路田楼至堆沟段、海堤大道等工程。到2010年,区域公路总里程达8600公里,其中干线公里。实现区域中心城市至省会、周边地级市通高速公路,区域中心城市至县级中心城市以及县级中心城市之间一级以上公路直通,县城至中心镇二级以上公路直通,中心镇至其它镇三级以上公路直通,普通镇之间等级公路直通,农村公路村村通,使路网整体服务水平适度超前社会经济、城镇体系发展水平,交通适应性达85%以上。加快以公路枢纽为主的站场设施建设,推进公路站场枢纽化工程,新建连云港汽车总站、墟沟客运站等项目

  。尽快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具有运输组织管理、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运输信息和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等功能的公路运输站场,拓展物流功能,逐步向物流中心发展。(三)内河航道。重点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能力,整治、开发和延伸航道10条,整治航道里程

  公里。重点建设新墟运河等疏港通道,加快推进通榆河、盐灌船闸建设,全线整治盐河,加快整治灌河等老航道,治理灌河口拦门沙,着力提高航道标准和通航能力,建设白塔埠等内河航运码头,形成满足大运量海河联运要求的内河水运体系。到2010年,航道总里程达到1200公里,其中干线公里以上。四、信息基础设施

  万门。互联网城际出口带宽达40G。实现向数字广播电视平台转移,到2010年,数字电视市、县、乡联网率达到100%。五、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一)电源建设。重点加快推进江苏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和苏文顶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争取在连云港布点江苏第二核电厂,争取建设连云港燃气电厂;规划建设4×

  万千瓦堆沟港电厂、新海发电有限公司4×100万千瓦扩建工程;建设120万千瓦连云港风力发电、10万千瓦燕尾港风力发电项目。鼓励发展秸杆发电、垃圾发电、热电联产,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到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60万千瓦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二)电网建设。2010年,全社会最高电力负荷将达到200万千瓦以上,其中市区达到90万千瓦。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保证电力、电量的输送,重点建设徐州到连云港

  千伏线台主变。建设云台变扩建等9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容量138万千伏安;建设24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增变电容量58万千伏安,配套建设35千伏及以下工程,重点满足东部城区开发及各产业园区发展用电需求。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流域防洪、区域治理、城市防洪、区域供调水及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体系、水资源保护体系。(一)防洪除涝

  区域防洪除涝。沂南区域,重点实施盐东片干河整治、盐西片圩区治理等工程;沂北区域,重点实施山后河整治等区域骨干河道治理及车轴河、叮当河北段、东门五图河等河道整治工程。沭南区域,重点实施蔷薇河及其主要支流河道治理工程;沭北区域,重点实施绣针河、龙河等区域河道治理工程。到2010

  50年一遇加十级风浪标准全面完成海堤、灌河堤重点堤段达标建设任务。城市防洪。依托流域和区域性行洪河道堤防及海堤,构筑城市防洪的外围防线,实施新沭河右堤复堤、蔷薇河市区段治理、山后河堤防加固和海堤建设等工程。对城市排水骨干河道大浦河、排淡河和烧香河进行整治,提高排水能力。实施城区境内宿城水库等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二)水资源有效供给。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加强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开辟第二饮用水源,提高用水安全性。沂南区域,重点实施沂南干渠续建、盐水东调二期工程续建、盐水东调一期工程疏浚等项目。沂北区域,重点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增加蓄水量,建设三洋港挡潮闸;建设通榆河、蔷薇湖等水源工程;建设东海污水处理厂排水通道,保证市区饮水安全。到2010年,水资源有效供给保证率达到80%

  1个中型灌区,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加快水土流失治理,9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基本得到治理;进一步加大沂南、沂北圩区治理和县乡河道疏浚力度,增强引排能力。第六章城乡发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致富农民为核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著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继续实施“劳务输出百万工程”,促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中心镇的集聚功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发展农业短平快项目,提升土地经营水平,进一步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收益,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认真贯彻落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严格执行“一免三补”的农业补贴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农民负担监管,控制新增乡村债务,切实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重点帮扶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以上。以“六清六建”为核心内容,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农村居住环境。三、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快速推进农村成人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进乡村活动,加强农村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勤劳致富、艰苦创业、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加快建设农村生活新设施,健全乡村道路、水电、广播、通讯、邮政等公共基础设施,缩小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医疗网点、文化场站等公共设施建设,解决农民出行难、看病贵等问题,全面实现农村公路等级化,行政村全部通达公交车。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加大农村救助工作力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业信息服务工程。加强农村群众性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让农民同步享受现代文明成果。

  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各项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农村基层机构正常运转。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努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千方百计为农民发展生产解决起步阶段的小额贷款。积极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村经济体制。

  加大沿海滩涂开发改造力度,拓展城市空间。加强交通、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市民广场等市民休闲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增强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接纳新增人口的能力。到“十一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道路面积、

  100%。加快构筑城市快速干道系统,建成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城市路网。强化新海城区与东部城区的通达性和联系的便捷性,重点建设和改造新海地区至东部城区的快速通道;建设、完善东部城区城市路网和海滨休闲观光道路;加快完善新海城区路网,重点建设外围主次干道。积极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建成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依据城市“公交优先”的要求,规划建设好城市公交站场,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充分重视城市停车场建设,前瞻性规划城市轨道交通。扩大集中供热规模,完成新海城区、东部城区、宋跳开发区、大浦工业区供热主干网建设,市区供热总规模达到1100吨/

  加快东部城区医疗、教育、文化、邮政等公用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迅速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适应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市消防指挥中心等重点工程,进一步完善新海城区公用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市区房地产业发展。围绕中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加快商务中心、高端商务住宅区、外商公寓区、商贸商务设施建设,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加快滨海居住区建设,进一步加快不同层次的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适应中心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住房需求。

  加强地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地下空间,建设地下通道、商场等设施,建立完善城市防护工程体系,提高城市防护能力。加快城市供电设施改造和建设,满足城市生产生活需要。建设西气东输市区门站、高中压调压站,建设高压燃气管道20

  ,燃气普及率达95%。加大城市环境建设投入,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重点建设东部城区污水处理工程,提高大浦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市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75%;加快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在大浦工业区建设焚烧处理能力800吨/日的垃圾焚烧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沿海临港、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着力培育“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增强城市的创造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在注重传承历史人文内涵的同时,加快创新,增强城市生机与活力,塑造既具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特色,又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港城文化,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形成具有连云港特色的城市风格。着力强化城市功能。建设贸易型、服务型和消费型城市,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吸引力。促进技术创新和文明进步,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加快促进城市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为生产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企业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与居民消费和提高居民素质密切相关的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战略重心东移,快速突破东部城区。加快对海滨地区城市景观、空间布局和建筑风貌的开发和保护,集中布置高层建筑区,丰富城市空间层次变化,突出山、海、城、港景观完美结合的城市特色,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海滨城市风貌。按照沿海伸展、组团递进、带状发展的格局,由内至外形成港湾服务区、中央商务区、滨海居住区、高新产业区、外围产业区五个层次和多个组团,把东部城区逐步建设成为江苏省三大国际商务中心之一、风光优美的高端旅游度假区、极具活力的产业发展及配套服务核心区,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组团式国际化海滨城市。

  万人。赣榆要积极融入国际性海滨城市组团,凸显“海滨城市”特色,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的滨海观光城市和以沿海经济带为依托的新兴工业城市。东海要充分利用西双湖的优势条件,凸显“现代湖滨城”特色,建设成为以硅材料和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撑,以水晶、硅材料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为品牌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中等城市。灌云要依托山水优势,凸显“山水生态”特色,建设成为工业、商贸、旅游协调发展的城市。灌南要做足水文章,凸显“清水融绿”特色,建设成为以发展机械、制药、农林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兴城市。

  科学布局城镇空间体系,坚持城市、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城镇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强化小城镇行政辖区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地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明确重点中心镇的空间分布、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建设精品城镇。遵循“择优培育”的方针,突出产业、功能等特色,加快重点中心镇、特色名镇建设。到201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重镇、商贸流通集镇、文化旅游名镇。按照“政府推动、规划引导、市场驱动”的原则,最大程度发挥重点中心镇连接城乡、带动周边、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逐步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城镇—农村协调发展的格局,带动非农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构筑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重点提升城镇道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救治水平。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导城市发展,以国际先进的科学理念,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把市域、县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人口布局,促进城乡资源有效整合利用。正确把握滨海地区建设与全市发展的关系,推进全市的全面规划建设,包括新海地区在内的各县区都要积极用好东部滨海地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加快联动发展。加大规划投入力度,全面放开规划市场。城市规划要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相互衔接。重点实施城市发展布局、建设用地的批租出让和各项建设活动的综合管理。依法加强规划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决制止和纠正规划实施中的随意性。提高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意识,引导公民按照规划参与城镇建设,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保证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公正和公平。制定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范,使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真正纳入科学、法制和民主管理的轨道。

  理顺城市管理体制,重视城市社区管理,实施管理重心下移,把城市管理的权力和责任落实到基层,逐步建立社会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管理体制。市级政府部门主要制定城市管理的大政方针,加强对城市社会的综合管理,保证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区级政府部门重点做好基层行政和基础性工作,积极发展各项社会服务事业,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街道办事处及其居委会,重点是社区管理和服务。加快建立包括治安、交通、人口、土地、规划等在内涉及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城市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机联系,实现城市管理资源共享,提高城市管理和决策的应变能力,有效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遏制重特大事故,增强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反应能力。

  正确把握城市建设和经营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不断提高城市经营水平。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走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对城市的土地等自然生成资本、道路等人力作用资本及道路冠名权等延伸资本进行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优化增量,实现城市的自我积累、自我滚动、自我增值。进一步改进城市市政公用事业运作模式,推动市政公用事业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形成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维护良性循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支撑能力和总体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金融业。推进国有金融企业股份制改造,稳步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联合重组和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完善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服务水平。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强化资本充足率约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逐步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十一五”期间,银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实行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创新和资源能源节约的财税制度。充分发挥税收职能,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税收秩序,进一步推行税收属地化征管。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保证经济安全。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效益好、规模大的优势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十一五”期间,新增上市企业3—

  加强价格管理,规范市场价格竞争秩序,健全市场价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合理运用价格杠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第八章推进经济国际化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放大沿海开放城市的辐射效应,突出港口在对外开放中的带动效应,彰显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在对外开放中的功能作用,发挥新亚欧大陆桥在对外开放中的窗口作用,广泛吸纳国际资本,引进先进经营和管理理念,扩大国际贸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拓展境外市场。增强开放对改革和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吸纳国际资本、产业集聚的高地。到“十一五”末,口岸进出口总额、地方自营出口总额均在

  20亿美元。积极吸纳各类生产要素。拓宽吸引外资领域。抓好国际先进制造业、国际高端服务业和国际金融资本开始向中国大规模转移的机遇,使外商投资领域由单一的加工型工业向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和商贸、房地产、金融、高新技术、农业等多领域拓展。多形式吸纳生产要素。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又积极承接资本转移;既抓好单个项目的引进,又努力推动发达地区相关产业整体性转移;既积极招引基地型、龙头型、旗舰型大项目,又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营销中心。坚持全方位吸纳生产要素。既要承接国内资本和产业转移,又要承接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还要积极引进港台等重点地区的资本进入。既要注重发挥地缘优势主攻日韩,又要积极开拓欧美等其他地区。充分利用优良环境吸纳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市开发区及各级各类开发园区的载体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升功能,增强对各类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容量。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发展职业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社区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继续实施并完善产业、财税、信贷和培训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大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培训体系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重点实施新技师培养倍增计划,增强劳动者就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合理引导和规范企业裁员,防止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积极推动全民创业。

  提高居民工资收入,加快建立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公务员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离退休人员工资收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职工工资共决增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建立年金制。提高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建立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积极调整收入分配,不断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困难人群的生活补贴。加强收入监管和税收征管力度,调节过高收入。

  按照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的要求,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整顿和规范消费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发展新型消费方式,提高文化娱乐消费水平,扩大居民消费。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保障食品、药品卫生安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快城市内部和城乡之间公共交通建设,形成便捷、舒适、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高出行效率。完善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和应急机制,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加关注的社会保障,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到2010

  70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一番以上。加快建立统筹城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实行“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严管理”的社保政策。在城镇将各种企事业单位、个体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基本社会保险范围,逐步把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大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城镇各类从业人员,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5%以上,生育保险覆盖面达到95%

  95%。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切实关心更加关注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各类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探索建立针对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实施城乡医疗救助,积极推进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发展壮大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市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加快敬老院等老年福利设施建设。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切实尊重和保障残疾人权益,大力改善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状况,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依法规范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认真做好孤残儿童收养工作。积极发展“红十字”事业,加大对和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全面实施《连云港市2006

  第三节优先发展教育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3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强薄弱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市9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优质标准。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切实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加强义务教育执法监督检查,保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二、普及高中段教育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努力扩大优质